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维摩诘经》上讲的“观于众生”
,就是由这个止观扩充到大的实相法门,不是理论。
现在看维摩居士的答案。
维摩诘言:譬如幻师见所幻人,菩萨观众生为若此。
如智者见水中月,如镜中见其面像,如热时焰,如呼声响,如空中云,如水聚沫,如水上泡,如芭蕉坚,如电久住。
这些是佛经常对现象界用的比喻,佛学上有所谓“十比喻”
,就是这里用的。
《
维摩诘经》文字流畅,我们常就这么看过去了。
文学境界正是落在有情的情上面,修道的人看到好的诗词歌赋,就不应该被它骗走了,要拿智慧来念。
反而是研究唯识这些智慧的学问,却要用情感来看。
一切学问成就的巧妙就在这里。
现在维摩居士用比喻的法门,是比方,不是真的。
但是这比喻又是真的,因为是止观的境界,这个印象真达到了,你的定力就够了。
他说比如“幻师见所幻人”
,幻师是变把戏的。
幻师见所幻人就像是这个心情。
从止观来说,不管你用什么法门,数息、念佛、观想,到了这时候,一幕一幕的境界就出来了,乃至看自己的身体也如此。
此时,你不要忘记“譬如幻师见所幻人”
,不是真的。
认为是真的就被骗了,入魔了。
说是假的吗?不是假的,梦幻也是真的。
这个里头须要般若了,须要解脱了。
菩萨观一切众生,乃至观自己的身心,从四念处开始。
这四念处是大小乘基础的基础,不能动摇的。
我们再提一次:“念身不净、念受是苦、念心无常、念法无我。”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天为何物? 高高在上,威严莫测,是法则,是戒律,是无情,是冷酷。 天意,何也? 俯瞰众生,操持风云,褫夺赏罚,随性而为。故,天意不可测,苍天不可近。...
郁棠前世家破人亡,今生只想帮着大堂兄振兴家业。 裴宴(冷眼睨视)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这小姑娘的总在我面前晃来晃去的,难道是觊觎裴家宗妇的位置? 郁...
天生废材,遭遇龙神附体。继承了神龙的意念和能力,生鳞幻爪御水龙息行云降雨,肉身无敌。在这个人人都想屠龙的时代,李牧羊一直生活的很有压力。...
远古时期,神魔大战,天地崩碎!人族少年身怀龙骨,炼真龙之体,闯神荒,探帝墓,天地因他而变!在这里!有女帝君临天下!有古兽只手遮天!有大魔祸乱天地!也有人族...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要强求。 这是一个长生果的故事。...
万界融合,灵力消散,历经百万年的修真世界轰然崩塌,蛮荒大举入侵,五行天成为修真者最后的防线。千年之后,来自旧土的卑微少年,以苦力之身,深入蛮荒三年,破格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