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如灭度者受身”
,这严重了。
完全得到灭尽定的人,他死后色身被火化了,你说他能不能再投胎?
能。
诸佛菩萨都是三界再来人,他们悲不入涅盘,智不住三有。
他们的再来如灭度者受身,需要色身再来人间,随时随地在梦幻观中。
“如无烟之火”
,这是最后的结论,无烟之火是有的,行雷闪电都是无烟的。
“菩萨观众生为若此。”
菩萨观一切众生,乃至观自己在世间,一切如梦如幻。
其中内容包括了幻观、空观、中观,得到空观以后才能得到真空生妙有,即空即有的观法。
现在《维摩诘经》的中心问题来了,从现在开始,是文殊师利菩萨与维摩居士对话,问到佛教中心的慈悲喜舍。
经文的原文说得最多的是慈,悲喜舍都没有多谈。
这里是一个大问题。
“如须陀洹身见”
,须陀洹是初果罗汉,斯陀含二果,阿那含三果,阿罗汉四果。
初果罗汉证到了以后,贪嗔痴慢疑就薄了、淡了。
但是贪嗔痴慢疑薄了淡了,就可以证果吗?
证果不是功夫,不是修养,是般若见地。
贪嗔痴慢疑等等是属于小乘的思惑。
你纵然贪嗔痴(慢疑还不算)薄了,还不见得证果。
我们看古人或今天,很多出家人的修养都到了这个境界,没有贪嗔痴了。
即使现在课堂上的诸位,贪嗔痴也很少了,但你只在这一个钟头里没有。
不要认为我这一句话是玩笑,你即使能在一分钟里保持没有,已经了不起了,这就是功德。
但是这不能算证果,你的见地不到,见惑没有去。
见惑是什么?
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这些观念是最难去除的。
虽然你心中没有动贪嗔痴之念,但见惑这些观念去不掉,就是止观的观不到,就不能证果。
所以须陀洹能证果,不论他修白骨观、不净观、念佛,他的贪嗔痴已经伏下去了(还没有断),破了身见。
所以劝诸位赶快修白骨观,身见真空了,可以证须陀洹果,这是正面。
《维摩诘经》用了反面,把正面消息告诉我们了,他说“如须陀洹身见”
。
证到须陀洹应该是绝对没有身见的,对不对?
所以他是反面告诉你要去掉身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当历史变成传说 当传说变成神话 当神话都已经斑驳点点 当时间的沙尘湮没一切 我们的名字,我们的故事,依旧在岁月的长河中传播 一如太阳高悬天空,永...
生存,很容易。 生活,很艰难。 我族,要的不是卑下的生存,而是昂首高傲的生活。 我族,誓不为奴!...
穿越三年,长在乡间,有母无父,不见大千。就在张寿安心种田教书的时候,有一天,一队车马造访,给他带来了一个未婚妻。当清俊闲雅的温厚乡下小郎君遭遇美艳任性的颜控千金大小姐,鸡飞狗跳的故事开始了。...
今朝修仙不为仙,只为春色花满园来日九星冲牛斗,且看天刑开纪元。...
枭者,勇而强也!枭者,首领也!武唐年间,天下大乱,酷吏当道,律法崩散,牝鸡司晨!主角岳峰,生而为枭,家国天下,我大唐男儿当自强...
她不过是相个亲,结果直接却被抗去了民政局。她还不想结婚喂!权少,可不可以离婚啊!离婚?可以,先怀个孩子再说。...